雞油指的是雞腹內(nèi)的脂肪,特別柔軟細(xì)嫩,因此其油脂很容易溶出,雞油的傳統(tǒng)煉制方法主要有三種。
1.先把雞脂放入開水鍋中飛水,以除去部分水分及異味,然后凈鍋上火炙鍋,下入雞脂、姜塊和蔥節(jié),用小火煉制,待煉出雞油后,去渣即成。用這種方法煉制時(shí),須注意火候,如果溫度過高,雞油便會變得灰暗而渾濁,色呈紅褐,鮮味大減。
2.為了減少這些缺陷,于是有不少廚師便對雞油煉制方法做了一些改進(jìn)―――把氽水后的雞脂放入鍋中,摻適量清水并放入蔥節(jié)、姜塊一同煉制。待煉至油出且水分稍干后,濾渣即成。這是另一種方法。這種方法煉出的雞油色淺,類似色拉油,烹制燴菜效果較好,不過缺點(diǎn)是香味不足。
3.把雞脂飛水后放碗內(nèi),加姜塊密封后,上籠蒸化,取出稍晾,撇取上面的油脂即成,以這種方法蒸煉出來的雞油,水分含量重,鮮味較濃,但略帶異味。過去,不少老師傅用這種方法制取雞油。
粵菜中雞油的煉制方法與前面的三種均有差別,因?yàn)樗尤肓舜罅可秃统氏闩淞贤仧捴?。這種方法的特點(diǎn)是:香味足,無一般雞油的油膩味,無論是用于鮑翅菜、普通羹湯、燴菜的打明油(或稱包尾油),還是用作清炒、鮮熘的底油,以及清蒸、白灼類菜式的淋熱油,效果都不錯(cuò)。